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观祈雨。唐代。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语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
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诗则紧紧抓住春旱特点。“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面:“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黑潭龙》)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对于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含蓄的特色。
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面,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前后两种场面,形成一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这样的对比,潜台词可以说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此诗对比手法不像“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
[唐]宗室,字在博,一作存博。郑王元懿玄孙,勉子,官兵部员外郎。有画癖,闻一士人家有张璪所绘松石幛子,乃诣购其家,弱妻已练为衣裹。唯得两幅,双柏一石,嗟惋久之,作绘练记。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特精楷隶,并善画梅。又萧字为梁侍中萧子云壁书,李约得之,崔备为之记,约自为赞,又以名其斋。《唐书宗室世系表》、《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补遗》、《萧斋记》 ...
李约。 [唐]宗室,字在博,一作存博。郑王元懿玄孙,勉子,官兵部员外郎。有画癖,闻一士人家有张璪所绘松石幛子,乃诣购其家,弱妻已练为衣裹。唯得两幅,双柏一石,嗟惋久之,作绘练记。以至行雅操知名当时。特精楷隶,并善画梅。又萧字为梁侍中萧子云壁书,李约得之,崔备为之记,约自为赞,又以名其斋。《唐书宗室世系表》、《历代名画记》、《宣和画谱》、《图绘宝鉴补遗》、《萧斋记》
酒间歌赠益卿先生督蓟州诸军。明代。王世贞。 虎头不以丹青闻,亦不愿策词场勋。飞而食肉万里相,直与禹迹穷风云。单书立偃鲸鲵浪,尺棰能穿虎豹群。扫瘴铜标伏波塞,挥炎羽扇渡泸军。舌端芝草九光色,腹里龙泉七曜文。有酒时夸北海相,无钱却爱信陵君。辅吴将军张子布,每推元叹参幕府。钱塘健儿裂肝胆,北平飞将归肺腑。万户侯章许谁夺,五单于颈唯吾组。纵横巨笔抹燕然,罩历长绳贯元兔。天下英雄尽公等,老夫楚服甘龃龉。壮心几遣唾壶缺,侠语终为蒲团阻。酒阑听汝歌都护,乌鹊翻呼曙星吐。似闻书记礼曹丘,莫令但奏渔阳鼓。
赋得巫山高。明代。区大相。 巫山上半空,遥接楚王宫。岩影朝云上,猿啼暮雨中。锦屏千丈瀑,芳树万年丛。灵异信如此,高唐梦未通。
过蕲州故居。宋代。李彭。 系马金沙树,衡茅俨暝途。沾襟问邻老,携手忆于菟。意逐前云远,情随归路迂。霜风吹晓角,梦听小单于。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宋代。王珪。 陪幄方图政,安车遂告年。帝求惇史善,人叹大夫贤。故馆西州路,佳城京兆阡。惟应旧游客,堕泪向碑前。
风怀简梁逸七首 其六。清代。朱庸斋。 秋丝犹未断莲根,老去风情敢复论。争似放翁身未死,卅年留梦沈家园。
吊同寅许补之次半塘韵。明代。何瑭。 才名籍籍重交游,豸绣煌煌宠命优。身死空留忧世策,时危难得济川舟。春深人惜甘棠暮,月落鹃啼宰树秋。惆怅手书才数日,却疑蝴蝶梦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