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两汉。佚名。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这首词抒发了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心情。
上片先写江山破碎的悲怆心情。“平生太湖上”四句,面对浩瀚无际的太湖,作者想到自己曾多次泛舟湖上,它是那样令人陶醉,那样令人感到亲切,这次重游,自己心头却笼罩着茫茫无际的愁云。从前游太湖,北宋还没有灭亡,而现在却是国土沦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胡骑南窥,所余的半壁河山也危在旦夕。作者用“何事”发问,却没有正面回答,因为在那个时代,家国之恨,使人愁生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愁情满怀,却无计消除,南宋朝廷苟安求和,醉生梦死,纵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路,在无可奈何之中,他情绪陡转。“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写他忍痛放弃报国之志,把准备驰骋疆场的长剑换成一叶垂钓的扁舟,归隐江湖,去作渔翁。他消沉地说,做官就不是我的事,我为此耽误了隐居的山水,让它们白白地等我。作者以超脱的口吻诉说自己悲愤的心情,以归隐的行动表示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下片以“脍新鲈”三句承上启下,当他吃着脍制好的新鲜鲈鱼、喝着美酒、唱起悲壮的歌曲时,他的情绪从隐居一下又跌落到现实中了,他不能忘记灾难深重的国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在太平时代生长的人,没想到今天也见到战争,而“干戈”给作者带来的是如大海一样汹涌的激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恶,使他顿生扭转乾坤之力,他要倾泻三江洪涛巨浪,涤荡千里中原的胡尘,用不着壮志挽天河洗兵马,要把敌人彻底消灭干净。这种钢铁誓言,如雷震耳,激荡在国人心中,所以当这首词被题在吴江长桥下时,竟不胫而走,甚至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矛盾的,作者虽然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但想到黑暗的现实,心头又愁云惨淡,最后以“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作结,表现了他对朝廷的失望。
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观刘元忠小鬟舞。宋代。梅尧臣。 桃小未开春意浓,梢头绿叶映微红。君家歌管相催急,枝弱不胜花信风。
飞来寺。明代。杜渐。 维舟峡麓登中宿,寺记飞来有是哉。若果飞来必飞去,不能飞去定飞来。层云半掩千峰出,一水中流两岸回。何事不同僧结伴,南浮北去入风埃。
送宣上人游方。宋代。李之仪。 七轴莲经诵已通,定将何事作家风。当知法界重重意,尽在云游步步中。金臂见时犹是妄,玉毫光处未为功。路头全记文殊指,须着工夫子细穷。
和容甫三首 其二。清代。黄景仁。 大雅久沦没,巍然见时英。作述千载上,死灰起芒精。气吐相感激,长揖如生平。谁令黄钟节,掩以瓦釜鸣。相乐反相泣,出涕何纵横。十千置斗酒,不惜为君倾。高筵列华烛,美女调繁筝。挥手不能顾,悦耳非新声。藉无师涓奏,何以移我情。
病卧原口长公以诗见存遂有起色赋谢四章 其三。明代。胡应麟。 一札长干里,悠然病目开。讵知垂烬烛,犹作复然灰。赵璧初还邸,燕金任筑台。朝来沧海上,咫尺见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