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唐代。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我把握着两袋红色羽毛箭,来到河北,古之燕国和赵国的地方
正是射杀天狼----骚乱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目睹军情激扬万分
在邯郸洪波台观看兵卒演习作战,我身佩长剑,遥望北疆的关塞
我想请缨参战,不愿意羁旅在南方的古越国地带,我要直趋燕然山,铭功勒石
将军的龙虎旗在风中猎猎,动员会上的歌声仍然在耳边不停歇
壮士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忧愁在投壶的活动烟消云散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百战百胜,一举把鬼子们全部扫光才回家乡
⑴原注:时将游蓟门。题注:《元和郡县志》:洪波台,在磁州邯郸县西北五里。
⑵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国语》所谓“朱羽之矰”是也。又《六韬注》: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景、青茎、赤羽,以铜为首。皆矢名。
⑶《楚辞》:“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夭狼,星名。”
⑷江淹诗,“倚剑临八荒。”《括地志》:玉门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北一百十八里。
⑸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⑹《后汉纪》:永元二年,窦宪、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斩首大获,铭燕然山而还。
⑺《国语》:“歌钟二肆。”韦昭注:“歌钟,歌时所奏。”
⑻颜师古《急就篇注》:“筑,形如小瑟而细颈,以竹击之。”《通典》:“筑,不知谁所造,史籍惟云高渐离善击筑。汉高帝过沛所击。”《释名》曰:“筑,以竹鼓之也,似筝细项。”按今制:身长四尺三寸,项长三寸,围四寸五分,头七寸五分,上阔七寸五分,下阔六寸五分。
⑼《后汉书》:祭遵为将军,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⑽《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汉书》:“外伐鬼方,以安诸夏。”颜师古注:“鬼方,绝远之地。一曰国名。”《晋书》:“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薰狁,汉曰匈奴。”
此诗为诗人于天宝十一年(752)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郸洪波台看官兵操练仪式后所作,抒发自己北上抗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1、刘常生编著.《历代咏玉门诗词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11:第58页
诗中明言其行止目:“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报国豪情日:“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或谓“发兵”指天宝十载安禄山讨契丹事,“请缨不系越”句亦涉同年发兵征云南事。总观全诗,乃北游途中抒怀之作.似不宜以时事附会。
这首诗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光明的憧憬。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三荼醾洞。宋代。苏辙。 猗猗翠蔓长,蔼蔼繁香足。绮席堕残英,芳樽渍余馥。
分题若邪溪送别胡一中允文录事之绍兴。元代。张翥。 五云溪水碧萦湾,纯浸蓬莱郡里山。金跃冶垆龙已化,箭空仙的鹤长閒。棹歌洲渚芙蓉外,人在楼台罨画间。吟赏总输贤录事,樵风日暮送舟还。
禄州遇大风。元代。陈孚。 岩壑惊摇木树摧,满空苦雾捲尘埃。黑风鬼国漂流去,赤县神州梦寐回。病马不嘶毛似猬,征夫相对面如灰。夜深不解征衣睡,况有翻盆急雨来。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宋代。黄庭坚。 庆州名父子,忠勇横八区。许身如稷契,初不学孙吴。荷戈去防秋,面皱鬓欲疏。虽折千里冲,岂若秉事枢。
朝济越江帆,莫投冶城郭。寒日衣上残,微霜草头落。
城南种柳春复春,几度经过忆故人。故人得官未得意,青袍束带聊裹身。
故人陈孟敷董教三衢适以事归未几亟还竟弗获面使人怏怏故有是作。明代。王恭。 朝济越江帆,莫投冶城郭。寒日衣上残,微霜草头落。城南种柳春复春,几度经过忆故人。故人得官未得意,青袍束带聊裹身。萧条客舍三衢里,一片柯山对乌几。得钱便买浙江鱼,浑家衣食公田米。忽闻君来喜不定,几日狂歌候萝径。斗酒空馀别后期,扁舟祗是山阴兴。如何归骑太匆匆,冠盖纷纷祖钱同。嗟予参差忽不见,怅望青天飞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