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川原又载驰,人情风物共依依。胶舟野水涸将尽,捲雨岭云寒不飞。
岂惮长途劳使传,尚寻清景扣禅扉。前山次第看梅发,剩带新年春色归。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宋代。冯山。 缭绕川原又载驰,人情风物共依依。胶舟野水涸将尽,捲雨岭云寒不飞。岂惮长途劳使传,尚寻清景扣禅扉。前山次第看梅发,剩带新年春色归。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丁戊山人再至予适泛海归。明代。黎民表。 舍舟俄见面,素发忽相侵。纵有逢君处,知无住世心。身将灵岳遍,性入梵缘深。莫动归与兴,丹丘即故林。
奉和司录道中二首 其一 山行。宋代。陈渊。 浪蕊浮花逐去程,流红应恨水无情。檐间颇厌催归语,木杪空怜唤友声。念远却回鸿阵急,忘贫重到燕巢成。待凭物理追风御,怀抱如今喜尽倾。
杂诗二十首 其八。明代。张元凯。 楚人云千金,不如布一诺。由也以片言,折狱良不错。忠谅在人耳,隐然闻谔谔。对谈恒借躯,万乘遗如屩。所以国诸侯,不负布衣约。意气吐白虹,千寻走寥廓。今人徒嚣嚣,此道委沟壑。仲连宁蹈海,岂独秦风薄。
自叹。宋代。虞俦。 明经青史不难收,怪底依然处士裘。谁谓封侯安事笔,我闻定霸必焚舟。骥腾夷路须联辔,鳌负三山好掷钩。对策清时看第一,未应蕴藉愧裴休。
新济南诗。唐代。康有为。 碣石四百岛,渡海起泰岱。走峰尽济南,龙种犹存在。揭揭华不注,离离点苍黛。翠巘巉天半,单椒无连带。虎牙独雄立,巨石奋灵怪。鹊山桉前横,萼药鞍后拜。群山次第朝,黄河曲拥戴。名泉七十二,众流会灌溉。明湖汇济泺,归极环下界。清河绕黄台,纡折入河内。鹊湖怀家洼,千里水朝外。山水有拱抱,卜宅此为最。我仪地形佳,冠行省都会。昔人昧形势,河水夹反背。宜移新济南,华山下作绘。大开数驰道,公馆聚冠盖。山上掇亭台,夹道直松桧。学舍先移筑,侁侁胄子戒。游徼警长途,车马分驰载。居行游皆来,盛会于此赛。人皆美乐土,十年繁茂对。今日攀巉崖,荦确我仆惫。它时成大邑,四顾意气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