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溪上隐君平,济弱恩波及相城。思报感恩生我等,我歌聊为寿先生。
吾增令尹盛剑崖回道少孤感严东溪翁教载成之而无矜伐之意也吾又感其教成剑崖以泽吾增也为作诗寿之。明代。湛若水。 东溪溪上隐君平,济弱恩波及相城。思报感恩生我等,我歌聊为寿先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得杖。明代。李邺嗣。 既出贺险尽,瞻前乃复陡。小憩对古松,支离类此叟。策足耻言疲,恐落仆夫后。山人指爪强,折竹等蒲柳。怜予进一茎,兹意感君厚。忽若当颠危,倚仗得奇友。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翼足渐以轻,影逐孤云走。笑谓同行人,腾岳等培塿。
卓坑。宋代。朱筠。 缘溪忽折俨篷舟,鳞瓦通桥妙略收。几日砂枫辞峡里,一峦烟竹记宣州。卓坑楝子悬如镜,福院蕉阴碧过秋。萦绕何堪情绪乱,莫教好景又盈眸。
夏日游龙山寺。元代。陈端。 永日厌驰驱,于焉此游息。苔径匝清溪,松廊连峭壁。经声出远林,泉响逗幽石。长啸倚茂松,钟残景方夕。
玉京山。金朝。王哲。 失笑迷阴化不来。顽愚心锁硬,怎生开。直饶富贵没殃灾。天年限,终久落轮回。鬼使早相催。儿孙难替得,有何推。恁时悔恨哭声哀。方知道,学道是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