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 其一

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 其一朗读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

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朗读
()

猜你喜欢

天下称繁邑,一帘如此希。

政成人惜去,官满鹤先归。

()

记得方山昔日游,逢君濑水苦相留。从今若过方山路,不忍重维濑水舟。

()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

凉露初长夜,纤云净尽时。几人还对月,与客共论诗。

苦思常难稳,閒题或更奇。不应誇末俗,准拟古人知。

()

谈棋说剑更呼卢,绛蜡烧残白玉壶。痛饮不须愁禁夜,主人曾是旧金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