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轻帆对岸收,空山到插入寒流。人无冷眼看难见,水有微风影更浮。
终古鸿濛忘远近,一般青翠历春秋。蛟龙乘月吹珠起,髣髴身疑在上头。
江中山影与诸子分赋。明代。释今无。 日落轻帆对岸收,空山到插入寒流。人无冷眼看难见,水有微风影更浮。终古鸿濛忘远近,一般青翠历春秋。蛟龙乘月吹珠起,髣髴身疑在上头。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寄右讲经春日早朝 其一。明代。林鸿。 王气匆匆曙色开,钟声隐隐九天来。钟山半压金鳌上,淮水新从玉涧回。花拥千官瞻衮冕,雪消三殿隔蓬莱。小臣曾奏中和曲,散作阳春遍九垓。
属疾。宋代。崔遵度。 李白羹初美,相如渴渐瘳。八砖非性懒,三昧减心忧。笔宛多批凤,词锋胜解牛。旧山疑鹤怨,畏日想云愁。广内劳挥翰,通中羡枕流。使星方屡降,客辖未容投。好奏倪宽议,何须庄舄讴。朝衣熏歇不,侍史待仙洲。
与朱敬斋都中话旧,即以志别。清代。梅文明。 我客古上谷,君侨辽之阳。翁翁者何心,造此离别场。离别徂二岁,忽焉来帝乡。我昨得君书,昼夜以徬徨。轻骑入军都,期君金台旁。君笑为我言,人为天所忙。省亲返南国,觅举来北方。得马复失马,亡羊更寻羊。六月不得息,萍梗随风飏。且喜见故人,一饫饥渴肠。闻言感累欷,对饮倾百觞。姑作十日留,不妨次公狂。或话陶公田,或抚毛生囊。时事或恸哭,旧学或商量。诗或寻旗亭,曲或听教坊。或邀徐孺子,或款张思光。名宰进姚合,懒仙招吴刚。肝肠热如火,嚼冰不得凉。鴳雀处蓬蒿,乃思为凤凰。志意郁不遂,不敢偷太仓。素心四三人,晨夕歌慨慷。嘤嘤求声鸟,萃集旋飞翔。戢戢聚头鱼,堂策呼分行。我续出塞曲,君歌适馆章。握手送登车,黯然同神伤。亦知终有别,胡竟聚难常。亦知别不久,不久犹觉长。岂无寄书邮,不如觌面详。岂无抚尘交,不如知心良。翁翁者何心,造此离别场。愿言互鞭策,努力沛腾骧。更为语黄九,倔强母暂忘。不自弃驽骀,犹堪报君王。彭彭冀野马,会看联镳扬。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三。宋代。朱熹。 夜宿林冈月满川,归期屈指正茫然。也知地脉无赢缩,只把阴晴更问天。
初入浙中三首 其二。宋代。洪炎。 我生豫章汭,游宦在京华。百粤非吾土,三吴亦尔家。客星严濑钓,西子越溪纱。一洗眵昏眼,如乘上汉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