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治大国若烹小鲜。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出自战国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他对待百姓看作草和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静止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就会运转不息,永远不会枯竭。政令多反而会行不通,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
喜欢,是努力占有。
而真爱,则是站在大局上,去考虑所爱之人的感受,成全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努力克制自己的需求,只是为了,让彼此的缘分能继续下去。
两个人相处,需要一定的契合度。
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1】,故能长生【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3】。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可道,非常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天地之仁,以万物为刍狗。
回答如下: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言语只能表达一些名义上的东西,而道则是无法用名义来描述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道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存在,我们不能用言语来完全理解它。
2.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而为生者,十有三;其余十有三者,又分为贵与贱。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的生死都是必然的事情,但有些人能够在生命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而有些人则不能。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认真思考我们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3.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声音不在于其音量大小,而在于它所传达的意义和价值。同样,真正的存在也不在于其形态的大小,而在于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注重内在的品质,而非外表的形式。
4.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避免贪欲,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平静和冷静,去观察事物的真实本质。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
5. 形胜之欲,穷而反;淫佚之欲,萌而不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些贪欲和放纵的行为会带来反效果。当我们追求一些表面上的形式时,我们可能会失去更有价值的东西。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追求更有意义的事情。
6.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水是非常柔软的,但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像水一样,保持柔软和灵活,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变化,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学会了解自己和别人。只有理解自己和别人,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以便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以便更好地生活。
1. 言有宗,事有君。——《道德经·第七十章》
说话一定要有宗旨,做事情也一定要中心。
2. 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
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3.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4. 少则得,多则惑。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一,而不应当繁杂。
5.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经文:六亲不和,有孝慈。
释德清注:“上古虽无孝慈之名,而父子之情自足。及乎衰世之道,为父不慈者众,故立慈以规天下之父。为子不孝者众,故立孝以规天下之子。是则孝慈之名,因六亲不和而后有也。”说得甚为透彻。
何为六亲:父母、兄弟、妻子,这是世人最亲近的家人,一旦没有了家人,我们能够孤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吗我们应该高举孝道的大旗,今天的孝道已经面临极大的危机,父慈子孝的华人文化日趋衰微,华人痛心不已。
华人将承载什么样的文化呢一旦丢弃了华人固有的父慈子孝的文化传统,我们必将两手空空。孝道在衰落,父母很悲哀,后人岂不悲哀后人哀之而不警醒,复使后人哀之也。
不仅孝道在衰落,父母的慈道也在衰落,至少父亲的慈道在衰落。
一位高学历父亲的儿子已经长到10岁了,这位外表光鲜的父亲从来没有为儿子花过一分钱,根本没有父亲的责任感和亲情,慈道尽失。因为他心中只是希望为前途成功而奋斗,原来指望妻子家资助他,妻子发现丈夫根本没有亲情爱意,心中只有前途金钱,没有满足他的愿望。于是这位高材生对亲生儿子视为路人。这不是个案,华人不愿意宣扬家丑而已。
孝道危机在前,慈道危机在后。这个后果是因为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这句经文,还是老子的警告没有被重视呢孔子把父父子子作为心中的崇高理想,但很多男性已经没有父亲的天性了,剩下的只有母亲不离不弃。如果最后这道人伦防线也失守了,这个孩子就成为孤儿了。母亲依然伟大,部分父亲已经不再伟大。作为一位华人的文化使者,孔子该作何感想
华人文化精英应该弘扬孝道和慈道,恢复华人父慈子孝的伟大传统。
这场人伦危机的根源何在呢老子宣说是:“六亲不和”,亲情爱意的天性丧失是这场人伦危机的根源。庄子说和有“人之和”和“天之和”二种,只达到“人之和”而未达到“天之和”,则不是全德之人。
庄子讲了一段孝道的经典:“(以养孝易,以敬孝难。)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相比而言)以食物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怀有敬意奉养双亲则很难。
(相比而言)以怀有敬意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充满爱意奉养双亲则很难。
(相比而言)以充满爱意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心中彻底忘记双亲是极难的。
(相比而言)以儿女忘记双亲是容易的,让双亲忘记儿女是极难的。
(相比而言)让双亲忘记儿女是容易的,让双亲把儿女和天下同时忘记是极难的。
(相比而言)使双亲同时忘记儿女和天地是容易的,但使天地忘记我极难极难。
即使你忘恩负义,对天地之德毫不领情,甚至骂天骂地,天地依然无怨无悔,供养你阳光、空气、水,还让你脚踩在大地上。
千万人中或有一个绝情父母,心中没有儿女,但他们还不能心中同时没有天地。他们还有最后丁点对天地的良知,还具有最后丁点天地良心,因此也可以被称为良知未泯(善根未断,还有拯救的希望)。
此段真是令人荡气回肠的孝道真谛,孝道第一的曾子也自愧不如。庄子这段话可以看作老子的上课笔记。说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对孝道很排斥,那是不理解老子是真正弘扬孝道的。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经·第八章》
大意:真正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因为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当我们也能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话,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大意: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如果我们很轻易的像别人许下诺言,那么我们能够兑现的诺言肯定很少。而如果我们将事情看得太容易的话,那么没有准备之下的我们肯定会受到很多挫折。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大意:让我们合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也是生长于细小的萌芽。而九层的高台,也是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也是从我们脚下的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所以,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好高骛远。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大意:我们能了解、认识别人,这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这样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其实,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们多少次被困意给打到。
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大意:不自我称赞,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他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简单来理解,就是我们如果不将别人当成敌人,与他相争的话,那么天下便没有人能够跟我们相争了。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大意: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以柔克刚的道理我们不难理解,但是当我们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很难。
7、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大意: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可能大家不是太理解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行不言之教,为善之人不讲己是善,而到处炫耀唯恐大家不知道这是善的,这样反而就不善了。
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大意: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到快结束的时候,反而没有刚刚开始的时候慎重,结果导致事情的失败。
9、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大意: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其实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可是为什么还做不好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煎烹小鱼。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运用这些道理,并不是听过之后我们就懂了,而是践行,也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懂得这个道理。
10、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大意:人说的话多,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将话留在心里。其实我父亲就是这样的人,本来他是一番好意,可是最后往往都会落到抱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话太多,说不到重点或者解释的太多,结果反而造成相反的结果。所以,有时候沉默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