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
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入云门。明代。刘宗周。 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吉安道中。元代。萨都剌。 西风吹雁不成行,万里孤舟下夕阳。度峡冷风攲客帽,卷帘凉月落琴床。江湖水满鸥偏乐,花柳春深马正忙。又看青原山色好,故乡归计喜相将。
宿隐静作。宋代。周紫芝。 短策羸骖山路长,松阴十里午风凉。飞来一水自碧落,屹立五峰丛宝坊。青鸟也随人听法,老禅聊为客烧香。泉声绕枕浑如雨,月色满岩疑是霜。
骊山温泉。清代。陈德正。 金乌飞入重泉底,烈炬烧山漱山髓。阴阳失位水火争,一泓鼎沸神蛟死。本是玄黄血所变,劫灰烬热煽幽焰。文瑶密石漾中流,溶溶春暖回深殿。华清赐浴承恩始,遗恨千年成祸水。望春新赐洗儿钱,翻涡十丈黄虬起。
拒霜二首 其一。宋代。张明中。 天与司花细细论,秋花虽是殿花军。拒霜假得后凋操,造化岂容先策勋。浓著胭脂潮醉晕,蹙成玉板摺裙纹。游蜂识尽千红紫,只这寒芳竟不闻。
守岁用少陵阿戎家韵寄怀萧国器。宋代。李处权。 节物赖邻家,南风竞剪花。门无迎客犬,地有噪人鸦。病眼愁中暗,题诗醉里斜。乳离俱老大,今夕意何涯。
三衢道中感怀寄庞几先。宋代。陈渊。 霜风卷地号,达晓不成雨。游云乍蔽亏,朝日翳复吐。衢梁三日行,去往迷处所。茅檐得小休,蔬饭不能举。所嗟兵火馀,白骨莽无主。邻邦岁又恶,贾饭逐婺女。遏籴彼何忍,楚越视心膂。况欲贼取之,不救沟壑苦。生逢尧舜代,短袖不容舞。空馀卫物心,持此欲谁语。故人幕中杰,筹画多所补。朝誉竞推先,丘壑终自许。平生陈琳檄,解使头风愈。容我七子间,泛爱果轻与。此生听造物,未能狙公芧。牧羊或可息,抱关亦易处。要以一溉勤,聊润汉阴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