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歌残调转悲,鸳鸯冢畔梦犹疑。
只应池上双莲影,得似当年镜里时。
双莲诗二首为童贞姒作。明代。陶望龄。 黄鹄歌残调转悲,鸳鸯冢畔梦犹疑。只应池上双莲影,得似当年镜里时。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题李杜苏黄像·山谷。宋代。洪咨夔。 神为骖騑气为车,秋云扶疏春风腴。汤饼睡起茗碗须,意往独与奚奴俱。奴底头笑公,放懒不著书。
咏菊十首 其九 僧衣褐。明代。王立道。 远师不染性,持此遗陶公。三径虽云好,了知色是空。
乐未央。宋代。曹勋。 孝武初封禅,萝图宝历新。开边擢卫霍,儒术用平津。礼乐追三统,钦承奉百神。嵩呼膺万寿,允乐讵容陈。
白纻词三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 镫繁月明夜何长,华袿凤髻曳鸣珰。袅云流影归洞房,引商刻徵断人肠。金鞭骝马立徬徨,解衣酣酒歌未央,夜阑鸡鸣不下堂。
东溪。宋代。张瑰。 地僻嵎夷绝世纷,溪流门外带朝曛。平临天汉参差见,西望瑶池远近分。鹿女下时苔有迹,鲛人潜处水生纹。知君悟得幽栖意,闲对沧浪学卧云。
赠别俞丈汝成迁楚廉访。明代。王世贞。 别筵仍赋紫貂裘,黄鹤摩天不可留。雪后抗旌云梦猎,月明张乐洞庭游。诗成自失巴人调,宦就应宽楚客愁。倘问故交留滞意,周南或恐是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