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灵囊欲大包,东西游说日譊譊。冶佣酒保相携去,幸免门生瓜蔓抄。
己亥续怀人诗 其二十三。清代。黄遵宪。 背负灵囊欲大包,东西游说日譊譊。冶佣酒保相携去,幸免门生瓜蔓抄。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土坎。清代。法式善。 朝过青石梁,暮登黄土坎。林绿湿敝衣,山声摇醉胆。石菌肥可茹,井花红入览。树头鹳鹊鸣,转增客凄惨。柴门坐老妇,土
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 其七 小习池。清代。梁启超。 一池春水干谁事,丈人对此能息机。高柳吹绵鸭稳睡,荔枝作花鱼正肥。
寄东斋。宋代。陈起。 又复逢初度,尪羸异昔时。预愁临丙戌,所愿值天医。翦彩装茶果,裁笺荐寿卮。今年都告免,汤饼却相宜。
咏鸳鸯槟榔粽。明代。区怀瑞。 扶留碧玉长,叠粽学鸳鸯。锦带同心似,银镮纤手将。一醒顿逊酒,数咽日南香。益智真何事,能酬续命汤。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弟子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楞严经偈。宋代。蔡卞。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人三昧,迟速不同伦。色想结成尘,精子不能彻。如何不明彻,於是获圆通。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去何获圆通。触以所角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支何获圆通。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汉有入,云何获圆通。鼻息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为。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於恒沙动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甯,出世获常住。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水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谁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人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登。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盘心。观世音□□,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原加被未来,於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心引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