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田夫耕地,值见伤蛇在焉。顷之,有一蛇衔草着伤口上,经日创蛇走。田夫取其余叶治伤,皆验。本不知草名,乡人因以蛇衔名之。古人云:蛇衔草能续已断之指如故,非妄言也。
蛇衔草。两汉。佚名。 昔有田夫耕地,值见伤蛇在焉。顷之,有一蛇衔草着伤口上,经日创蛇走。田夫取其余叶治伤,皆验。本不知草名,乡人因以蛇衔名之。古人云:蛇衔草能续已断之指如故,非妄言也。
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恰好看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另有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口上。第二天,受伤的蛇跑了。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叶子给人治伤全都灵验。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名字,乡里人就用“蛇衔草”当草名了。古代人说:“蛇衔草能把已经断了的手指接得和原先一样。”并不是乱说的。
著(zhuó):放
《抱朴子》:晋人葛洪著。
曩:从前。
田夫:种田老人。
着:放。
验:验证。
妄:胡乱。
阻浅拨闷十首 其七。明代。顾璘。 三日不下一闸门,几时端可到清源。老夫白饭尚可饱,漕卒赤拳谁可论。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宋代。李薰。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天公将归谁尤,耗释此下土。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小民惟怨咨,惜莫知其故。径须凭佛力,庶可回帝怒。自怜操持约,一念寄香缕。氤氤才上彻,云色暗窗户。数声跳珠急,忽已忘处所。老僧笑谓我,水旱要有数。德非与天通,造请辄违拒。官岂真德人,天意遽相与。更看鞭雷公,滂沛逐飞双。定身固如如,未始间行住。抗走不少停,政恐尘埃污。倾心太平日,十五一风雨。官既罢迎送,师亦得安处。我闻低头谢,勤尔相诲语。作诗书长松,来者尚有取。
枕肱轩。宋代。释可湘。 全向放倒恣憨痴,肘臂分明曲向谁。更要梦中重说梦,我无木枕可来推。
庐山五猗。宋代。洪咨夔。 猗若人兮黄犊,春风荡兮瑶草绿。犊护草兮行复止,隔林呼兮老觳觫。眠犊背兮闲闲,仰看青天兮飞鸟还。恍梦游兮何年,箕山颍水兮匪巢伊许。
寄题云门寺梵月无侧房(时人相传是宝月道人后身也)。唐代。皎然。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名月。清朝扫石行道归,林下眠禅看松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