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山行赠野叟。宋代。陆游。 莫笑孤村生理微,茅茨烟火自相依。客来旋扫青苔榻,日在先关白版扉。妇女忧蚕租叶去,儿童耘麦荷鉏归。散人世袭江湖号,剩欲溪头借钓矶。
荆溪道中。清代。厉鹗。 如画云岚西复西,梁溪几折入荆溪?舟师失道隔烟问,山鸟畏人穿竹啼。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代。王安石。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修。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雠。
登紫阳山有感录似汪有仁宪副。明代。王缜。 紫阳山下半风尘,三百年来认未真。今日分明山上望,轻风迟日一般春。
送曹子念文学游闽还访天台 其一。明代。王世贞。 昙阳观头夜香焚,袅作轮囷三素云。若到幔亭应少住,为余持赠武夷君。